11月5日,影片《日掛中天》在北京万达影城CBD店举行首映礼。导演蔡尚君执导携主演辛芷蕾、张颂文等主创亮相。影片讲述了昔日恋人“美云”与“葆树”在一场意外促成的别离之后,七年后于南方小城重逢,旧日隐秘被一一揭开,情感纠葛与道德抉择交织,展现人性、牺牲与偿还的复杂命运。影片取景于广东省多地,片名源自粤剧《紫钗记》中“日挂中天格外红”的唱词,意在以“日中天”的强烈情感状态引出角色内心裂隙。影片此前已入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,辛芷蕾凭片获最佳女演员奖。该片定档11月7日全国上映。

在M观影团活动现场,主创们与观众现场分享了影片创作的理解与感悟,也将观众的情绪再次拉回到了电影之中。观影活动吸引了众多影迷及业内人士到场观影,M观影团同步发布现场报道,为该片首映营造出新媒体+传统首映礼的联动场景。
主创讲述平实生存状态中探索情感与伤痕
在首映仪式上,导演蔡尚君谈及影片创作初衷时指出,《日掛中天》并非以戏剧化的冲突为核心,而是以“日常中裂隙样的情绪”作为叙事起点,旨在让观众感知“普通人生活中的裂变与修复”。 主演辛芷蕾在现场表示,她饰演的“美云”是一个非常普通却也极其复杂的女性角色,她希望通过细腻的表演,体现“普通人的挣扎与重生”。 张颂文谈及饰演“葆树”时,提到角色中内敛的痛苦与反复的情感回环,他认为这是“长时间积累后的释放”而非瞬间爆发。由此,影片在主创的语境中,不仅是情感纠葛的影像化,更是对人性、记忆与时代背景的沉思。

在活动现场,主创团队提到了在广东拍摄中感受到城市肌理、群体语境如何渗入角色塑造——如夜市灯光、城中村改造、直播带货背景,这些生活碎片成为影片中“日挂中天”情绪的隐喻。导演称:“我们想让观众在熟悉的街巷里,看到情感被点亮又被掐灭的瞬间。”
在M观影团组织的现场互动帖中,多次出现“真实”“情感裂隙”“命运纠葛”等关键词,与影片主旨高度契合。在M观影团官方微博发出的活动帖中,多次使用“真实”“共振”“情感裂隙”等关键词,并邀请粉丝“走进影院,感受那段光影里的中天时刻”。
影迷热情高涨 集体共鸣情感释放
映后交流环节气氛热烈,现场观众纷纷表达被影片真实的日常感触和情感张力所打动。观众在问答环节表示,与其说自己看了一部关于爱情的故事,不如说经历了一场“无法自拔的悔恨疗程”。有影迷称:“在平凡时光中,角色的挣扎突然触及我的记忆。”不少影迷在社交平台与M观影团互动帖中留言:“那种曾经以为尘封的人生片段被挖出来,恍若自我映照。” 社交媒体上,#日掛中天北京首映礼# #辛芷蕾说很心疼曾美云# 等话题热度颇高, 此次线上线下一体的观影活动,不仅为影片首映赋予更多互动维度,也体现出新媒介环境下电影宣发与观众参与的新路径。
以地域语境为底色,打造情感厚度新标本
《日掛中天》被视为近年来粤产电影中较为亮眼的一部作品,其在地域背景、人物心理与影像语言三方面实现较为巧妙的融合——影片全程在广东取景,融入广州市井气息、粤剧文化意象(片名源自粤剧《紫钗记》“日挂中天格外红”)等元素。影片并非追求情节的大起大落,而在“平凡生活入口”中切入“无法割舍的过往”,以克制却强烈的情感张力打动观众。影评人普遍认为,影片以平民视角切入、在情感与命运中探寻中年人生裂隙,其平实的镜头语言、聚焦广东真实场景、以角色的内心化解为重,构成一种“日常里见真情”的叙事方式。该类型影片的产生,可视作国产电影生态中“青年力量”“原生场域”“内视表达”的典型样本,对于行业而言具有示范意义。
影片《日掛中天》将于11月7日全国公映,期待更多观众走进院线,与主创、与影迷、与影像共振,共同推动国产艺术影片在表达力、参与度、传播力上的持续提升。